實實在在的藍天,是藍天保衛戰和大氣污染治理“看得見”的成績。
不過,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舊嚴峻,鞏固既有成效,推動“十四五”以及更長時間內的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點,從生態環境部接連公開的典型案例中就看出一二。
1.2022年第一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不乏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而偽造篡改監測數據或者進行數據干擾;
2.第二輪第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期間,查處了殘留粉塵直排、VOCs治理裝置建設滯、非甲烷總烴濃度超標、磚瓦窯廠脫硫效率低下等問題;
3.第二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就有因大氣污染導致的生態損害賠償。
以上,也能多少看出一些當下很棘手的大氣問題。進入“十四五”以來,VOCs治理、PM2.5與O3協同治理、機動車和船舶尾氣治理、工業煙氣等被業界頻頻提及,甲烷減排也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2021-2030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發展展望報告》指出,未來5年,大氣污染治理仍是我國環保的重點攻堅方向。對此,我國不僅在《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重要文件中反復強調,還在財政方面持續支持。
日前,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也公開強調,污染防治攻堅戰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十四五”時期,要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中自催化聚焦VOCs治理難點痛點,以科技引領進步,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地方政府排憂解難,解決企業VOCs污染困擾,攻克技術難題。我司主要采用轉輪+蓄熱式催化燃燒(RCO)技術、濃縮+催化燃燒技術、轉輪濃縮+蓄熱燃燒(RTO)技術,并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至今已累計承接各類VOCs治理工程業務近十余項,在“大風量低濃度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策略與關鍵技術及應用”的項目中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以產促研、產研結合,產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
中自催化將繼續發揮人才優勢,立足科技創新,努力攻堅克難,力爭攻克關鍵技術,推動VOCs治理工程業務蓬勃發展,邁上新臺階。